12月25日至26日,榮程集團主辦的2023第八屆時代記憶年度大會暨時代記憶十周年慶典盛大召開。來自政、用、產、學、研、金的各界有關部門領導、學者、智者齊聚一堂,聚焦“傳承紅色基因 鑄就時代新功”深度探討,攜手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先進制造發展研究所所長陳琛在大會上作了題為《尋找“向上”的力量——重構產業價值創造體系》的主旨演講。
陳 琛
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先進制造發展
研究所所長
《尋找“向上”的力量——重構產業價值創造體系》
陳琛從三個層面分析了中國制造業的產業重構。他說,從宏觀層面看,中國制造業面臨的形勢日益復雜多變。從入市到現在中國制造業規模保持了12%以上的年均增速,占據全球制造業規模的27%,高端制造出口產品結構、出口模式不斷優化,部分行業競爭力已實現全球領先,涌現出一批龍頭企業和標志性產品。但在人力、能源和資本三要素上增長約束同步趨強、在研發密集型產業上缺乏控制力。當前,中國正在成為全球價值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中國產業鏈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仍有待提高;智能制造快速發展,但人均生產效率仍然停滯不前;全球商品服務和金融傳統貿易流動開始放緩,但中國新興數字流動開始快速增加。
從微觀層面來看,大量企業開始“向上”探索,很多企業開始深層次重視生產效率,不過不同地區的企業仍存在難以獲得知識、數字化技術等多種問題,不同行業的企業如何滿足客戶更快更高要求、如何開展高水平系統集成、如何開展價值鏈躍升、如何設計出高價值產品成為了困擾企業的難題。
從中觀層面來看,中國制造業“向上”發展的路徑在于形成新的價值創造體系。對于知識密度較高的產業,要跳出原先勞動分工,走向知識分工的理性者,打破系統架構的知識密集型壁壘,從單個產品制造走向系統復雜集成。新的價值方式核心就是改變產業知識和信息的網絡組織方式,持續提高生產效率。
數字化力量可以驅動價值鏈加速解構,網絡化組織可以快速整合全球資源、壯大賽道和產業。在不斷的重構過程中,價值不斷形成,技術帶來新產品和新工藝,數字化帶來新型分工模式。這個體系是網絡化的、生態化的、共創型的,可實現效率大幅增加、成本大幅下降、柔性大幅擴張、質量大幅提升。
未來的制造業不僅要追求產品好賣,而是要在發現價值中創造價值,在網絡連接中實現價值,持續創造并管理獨特的“無形資產”,利用全球技術并適應全球變化,高價值產品需憑借全球技術網絡實現創新驅動,通過全球制造網絡實現低成本制造,滿足客戶經濟需求。
中國制造業仍存在很多空間,無論是傳統還是新型制造,更重要是具備用新的體系共創未來制造的力量,要正確認識價值來源,持續投入且精準投入,勇于做價值網絡的織網者,塑造經典場景,找準那個縱身一躍的創新者。
|英文摘要| Abstract
Conference on Time Memory·Experts' Voices | Chen Chen: The power to move up--Reconstructing the value creation system of the industry